无巧不书    影集   下载   留言   国学   宋词夜话 
首页 - 读书 - 著作 - 辞典 - 诗选 - 对话 - 演讲 - 评论 - 日誌 - 悖论 - 书画 - 情感天地 - 雪泥鸿爪 - 闲情雅趣 - 管理茶座 - 经济学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留言

文章搜索

 标题   内容

站点统计



晴天 84/英的大学时代/上班/早睡   [ 2006-09-14 22:15 ]

       英是77级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从昌图县宝力公社头道村考进东大数学系。上大学时英20岁。由于这是十年来的第一次高考,学生中集中了十年的精华,他们都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都很刻苦读书。刚上大学的时候,英觉得班里藏龙卧虎,有年龄大的老高中同学,也有从高中刚毕业就考上来的小同学。对学习有过信心不足,但英坚信“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最重要的“数学分析”课程考了个全班第一,得到任课老师赵惠元奖励的一个笔记本,从此信心大增,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是前几名。大学毕业考研,英一下就考上了。那年她们班只有三个同学考上研究生,全东大只有四个女生考上研究生。

      英有32个大学同班同学。女生有富严、杜小红、李沛玉、李伟萍、胡志国、张颖淑。男生是王垂然、杨永治、徐广兴、徐勤、张庆灵、张铁、韩铁民、张树功、张敏志、张利民、刘子丰、刘大任、谢崇远、付连奎、于福洋、赵植武、项羽、曹俊佳、赵殿品、高歌、林延平、马成陆、刘锦毅、孟令其和吴宪龙(中途转到化学班)。

       英的同学都学有所成,很多同学在国外,在国内的也都是社会的中坚,在高校工作的最多。英的同学我大都见过,有些我还很熟悉。杜小红、李沛玉、李伟萍、胡志国都到过我们家,富严每年过年时都和英互相邮贺卡,男生中王垂然、徐勤、张庆灵、张铁、韩铁民、张敏志、刘子丰、刘大任、谢崇远、付连奎、赵植武、赵殿品、林延平、马成陆我都见过面,其中张庆灵见面直呼我“老杨”;张铁开玩笑说我是“荆海英的专职司机”;刘大任是我现在的同事,为我提供了今天这份英的同学和老师的名单。韩铁民、刘子丰、谢崇远和我都很熟悉,我们家计算机坏了,找韩铁民修过;东大分豆油,刘子丰曾带我去取。

阅读全文……
查看:7527 | 评论:11
晴天 83/英的中学/世界的暖色   [ 2006-09-13 23:41 ]

       
       英的中学在沈阳读了半年,在宝力中学住校读了一年多,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头道中学读的。英的中学同学除几个五七战士的孩子外,都是当地农民的孩子。我听说的英的同学有高珊强、杨伟、孙丽敏。和英最要好的中学同学是高珊强,她在沈阳市财政局工作,我们两家交往20多年了。提起中学的事,英最得意的是她是全校公认的好学生,每次考试总考第一,岳父当过一段时间头道中学校长,看到自己的女儿考第一,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高兴。英说过,那时岳父以她为自豪。英还说过,头道中学有几个好老师,他们是北大毕业的,不知什么原因到了头道中学,他们的教学水平真高。英很受益于这几个好老师。其中一位叫李天普,教数学的,对英影响很大,他得知英考上大学后,冒着风雪走了20多里地赶到英家,向英表示祝贺,还送英一个笔记本。英在头道中学学习很好,她不仅数理化好,语言也好,她说过她的作文曾被拿到高年级展览。英在头道中学学习好在高考中得到证明,英在头道公社高考中的分数最高。很多人在高考前就说英肯定考上。英自己也自信自己一定能考上。果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英就一箭中的。

      上班。在乙4-201给工商04-01-02等七个班讲《管理心理学》。
      下课后判作业,可真够一判的,一下子上来七个班的作业。

阅读全文……
查看:6873 | 评论:1

       下班路上接到小学张老师电话,说刘凯从美国回来了,让我马上过去。到家撂下笔记本电脑,和母亲说了几句话就赶过去了。这次聚会在王记骨头馆。参加聚会的小学同学有刘凯、马月影、季兰芝、张伟萍和赵伟。马月影和季兰芝经常见面,刘凯和赵伟也常见到,张伟萍又有很多年没见面了。刘凯在纽约医疗设备国际公司工作,他经常回国。小影越来越像她妈了。季兰枝说上过我的网站,还给我留过言,我问她用什么名留的,她说用的是“老同学”,我想起来那个留言了。她告诉我,我们班的朱凤珍也经常看我的网站。赵伟在保险公司工作。张伟萍自己当老板。
       我参加同学聚会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基本上一个电话就到,不管是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还是研究生同学。只有2004年11月-2006年6月是空白。我们在饭店吃到8:41,送马月影、赵伟、刘凯、张伟萍回家。送完马月影和赵伟后,走小北和广宜街,我的方位感比较好,路过113中,我们上小学一年级时的分校和广宜二校时,告诉刘凯和张伟萍。

      这次和我的小学同学聚会想起英的两次小学同学聚会,一次是1997年,一次是2002年。英参加同学聚会的积极性没有我高,但每次也都去,回来后也说一阵子她的小学同学的事。英的小学是在辽宁省实验小学读的。这个小学是辽宁省最好的小学。她们班的同学中实验中学老师的孩子比较多,高干子女也比较多。英每次回来和我说得最多的小学同学有郑莉,在北京钢铁设计院炼钢室工作;罗红旗,在江西工作;王丽丽,在辽宁歌舞团工作;杨伟,自己做生意;邸雁南,在大连工作;赵刚,在沈阳体育学院工作,黄蓉,在沈阳一家医院工作。在英的小学同学中联系最多的是郑莉,每年都互相邮贺卡,平时也通电话。和罗红旗也邮过贺卡。杨伟和赵刚两个同学是实验中学子弟,英经常提起他们,杨伟我多次见过。英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可惜上了三年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就没法在好好读书了。英给我讲过郑莉、王丽丽、杨伟一些事,到现在我还记得。

阅读全文……
查看:3538 | 评论:6

       
       早晨去东大,校园里什么也不少,建筑耸立着,庆祝教师节的红色横幅高高地挂着,绿树郁郁葱葱,老师和学生在路上匆匆地行走,认识我的人甚至比英在时还热情,但我还是觉得空落落的,因为英不在了,这个世界上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不在了。和英结婚后,每次回家,如果英在家,我的情绪就很高,进屋有很多话和她说;如果英不在家,我就无精打彩的,总是躺在床上愣一会神。听见英的上楼声,马上就兴奋起来,连忙去给她开门,接过她的兜子,英、英地叫她。现在不仅家里没有英了,这个地球上都没有英了,怎么让我再打起精神?从东大出来,两边高楼林立,路上车水马龙,街上人头攒动,让我感到这个世界什么也没少,只是少了我的英。由于少了我的英,我看这个世界的颜色变了,整个世界的颜色变暗了,再也不能恢复到英在时的亮度。

      10:00到校上班。在系里整理评估文件。
      17:00回家。

阅读全文……
查看:6701 | 评论:5

       今天是第22个教师节,从网上和手机中收到潘迎、杨翠杰、张传江、刘景瑜、市政协、王钦、王军臣、SUKI郝、一尾鱼、吕洪娣、高蜜蜜、王勤、斌子、李艳的节日问候,王鉴雪从北京打长途问候节日。

      参加同事战松婚礼,战松和陈颖教师我们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为了事业一再推迟婚期,他们的结合可谓“有情人终成眷属”。

      下午到学校开会,整理评估文件。

阅读全文……
查看:6951 | 评论: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 [321]  
Copyright © 2018 杨子空间  网站管理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 5 queries
辽ICP备180187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