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杨到沈阳北站,郝红送杨杨回大连。在车站看到郝红的两个朋友,他们也正好去大连。郝红带杨洋从职工入口进站了,我没进站送孩子。
开车到省委党校给第五期沈阳市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认证培训班讲授"企业国际化经营"课程。时间早,在党校院里遛哒,感觉英现在看着我的每一个动作,知道我的每一种思绪。
郝红来短信说我的大学同学王大义也在这趟车上,正和杨洋聊呢,太巧了。
讲课倒是疗伤好办法,讲课时必须集中精力在讲课内容上,可以不想伤心的事。
16:30下课回家。以往这个时候都是我很高兴的时候,因为我又给英挣外快了。通常人家给我钱的时候,我都不查,回家连袋直接给英,让她查。我愿意看她数钱的样子。和英结婚21年,我一分钱也没瞒过英,一直都交给她。就像结婚前都交给我妈一样。现在英不在了,我想把英走后我挣的第一次钱打到英的卡上。以后虽然不能都打到英的卡上,但有节余时,还要打到英的卡上,打到英卡上的钱都给洋洋花。
阅读全文…… 快天亮时和母亲同时醒了,说起英,说起羊羊。母亲对英性格有一个中肯的描述,她认为英“忒不爱说话,么事都在心里憋着。”英真是这样,如果英无论什么事都和人说说,也许不会得这种病的。当我对母亲说以后得多疼羊羊时,母亲对我这个要求的回答只有一个字:“疼。”
本想早饭到楼下早市买果子浆子,又一心思,不能图省事,应让儿子吃“家做的”。起来投米做饭,找出三块肉,准备做一个茄子炒肉,再做一个儿子爱吃的炒土豆丝。我应尽量做到和英在时一样,让儿子觉得在衣食住行上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在物质上再好一些,以补孩子在精神上的损失。
母亲起来和我一起做早饭,我今天8点要上班。
阅读全文…… 一定要洗一张大照片放在电视正对面沙发上边的墙上,让英天天看电视。因为英唯一的业余爱好是看电视。一般没有特殊事情要做,英每天都从晚上17点看电视。在电视节目中,英最爱看的是连续剧,从题材上看,英爱看爱情片,台湾的、香港的、墨西哥的、日本的、美国的、中国大陆的和韩国的都看。记得我们一起看过的电视连续剧有《昨夜星辰》、《一剪梅》、《桔子熟了》、《牵手》、《情深深雨蒙蒙》、《渴望》。英看的最后一个电视连续剧是在202住院时辽宁教育电视台重播的《牵手》。一天两集,英基本上全看下来了。英看电视剧进很投入,常为剧中的情节落泪。
早晨洗完脸,准备烧一七事宜。
打电话让三姐帮我办四件事:
1.等黄会然来,一起过来;
2.留下一个人照顾我妈;
阅读全文…… 4点多醒了,睡不着,起来整理英的书籍和手稿。英的书籍没有我的多,但手稿比我的多。关于我们谁的书多,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一直是我的书多,差不多是英的书的5倍。这是学理和学文的一个差别。我的书大多数一个晚上就可以看完一本,英的书有的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看完一本。我先把英的书找齐,放在一个书架上,然后请北京大学图书馆专业毕业的范子辉馆长帮我科学地编一下号,永久地放在我的书房。英的手稿我将请英的弟子,鞍山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赵立纯帮我整理。
英的书中除了高等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别的我都看不懂,但我们的孩子是学数学的,他将来能看懂。他接着英研究数学。
英的纪念专页有模样了。感谢雪松、斌子和刘素英3人!
老家西门四院兆字辈最大的杨兆年大哥(77岁),我二伯伯家的杨兆友大哥来长话吊唁英,慰问我。我告诉他们,过3年英是要回老家安葬的,到时候要麻烦他们。他们都说没问题。到时候咱们往最好了办。我还告诉他们,将来我老了也要回老家。
在计算机旁,在“杨子空间”里,感觉离英最近。把行军床支上放在计算机旁,歇着也离英近些。母亲和二侄说:“你三伯伯有点空就打字。”
阅读全文…… 应该专门建一个网页来纪念英,这个网页里的内容都和英直接相关。名先叫“荆海英纪念专页”,先把“杨子空间”已有的内容放进去,应尽快把英的照片传上去,再配上文字,亲友的网上留言,手机短信等 ,做好了找家出版社出版,印300本,送给为英流过眼泪的人。这段时间我要抓住两个人,一个是冯雪松,一个是郝红。给雪松打电话,让他帮我建一个类似sohu博客的网页,把“杨子空间”里,已有的东西放上。再找郝红,把英的照片扫进计算机,再进行一下先期编辑。
英,你知道你夫信仰“一本书主义”,凡事都能想到出一本书。你曾说过:“等我退休了,我也写一本书,名叫‘我丈夫写书’”。我现在正在编一本关于你的书。
吃早饭时,给英也摆上一双筷子。
上班前,和英说:我上班去了。
上网,看到杨永志、张越美夫妇、尹良、苏永良、刁静的留言。马上就要开会了,没有时间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