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星期六,晴。
读首词再睡,第83夜
今晚我们读晏殊的《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
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这首词是写给一位歌女的。
上片写歌女年轻时的盛况,反衬出她年老时的失意。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这句用歌女的语气说她家在西秦,“赌博艺随身”这句是歌女很自信自负的话,“赌”就是比,就是竞争,在唱歌上,她自认为一直是佼佼才。我下乡时学过木匠,师傅说过“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并和我说“‘家有万贯’,坐吃山空,总有吃空的一天;‘薄技在身’,像他一样,有手艺,走到哪吃到哪,每天都是靠手艺吃饭,总也饿不着。”从那时,我就认定“薄技在身”比“家有万贯”好。不羡慕“家有万贯”的,羡慕有“薄技在身”的人。
“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这两句歌女用自负的口气说,她有歌舞上有足够的才能敢和别的歌女比高难和新潮的技巧。偶尔学着唐朝歌女念奴的声调一唱,能让天上的行云停住。这么玄乎,肯定是夸张了。便从这句可以看出她唱得多好听。“高遏行云”有个典故,《列子·汤问》里说古时有位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写当年得意之时,歌声一起,令众人倾倒,博得赏赐无数,没有辜负自己多年的勤学苦练。“蜀锦”,是四川的丝织品,当时很名贵,古时歌女多以锦缠头,“蜀锦缠头”指当时她一曲过后得到的赠送的财帛。一般人总能记住自己得到的大奖,爱回忆自己得过哪些奖并告诉周围的人。没有几个能像居里夫人那样诺贝尔奖章都不在乎,给孩子当玩具玩的。
下片写歌女年老色衰后遭逢冷遇情况,写出了对她的无限同情。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这句是失意后凄凉冷落境遇的写照。据词中的“西秦”和“咸京道”两个地点看,这首词当是晏殊被贬知永兴时,慨叹自己的不平境遇而作的。可见是晏相这首词有借歌女说他自己的意思。“残杯冷炙”出自杜甫《赠韦左丞》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衷肠事,托何人?”写歌女盼着能找一个可以终生相托的人,盼着能找到一个托身之所以安身立命,终生为之演唱而无悔。歌女红时风光无限,但找一个能托付终身的人是她们最大的事。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如有一个知我心的人接纳我,我将唱尽高雅难唱的《阳春白雪》曲子,把一切最好的东西都献给他。这句虽说是“女为悦已者容”,但男士写来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隐喻。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这个歌女酒筵上唱歌,想起当年得意之时的满堂喝彩,眼下却这样凄清冷落,不禁流出眼泪。而当时这个筵席前,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客居外乡的悲伤。不知晏殊是否像白居易听琵琶女弹琴那样也跟着落泪。
这首词在《珠玉词》中很特别。1、他的小词一向没有标题,这首有题名《赠歌者》;2、晏殊是宋词中第一个用平声韵填《山亭柳》这个词牌子;3、他的词多写游乐,词调乐观,这首写歌女的不幸命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晏殊的这首词和白居易的《琵琶行》同一主题,写的路数和用语也多爱白诗影响最大。“家住西秦”,从“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来;“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和白诗“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意思相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不但意思相近,用词也相似;下片也有《琵琶行》的影子。
宋朝文人都很博学,王安石一书架书只随便抽出一本,你说上句,他就能接上下句,晏殊也肯定能,尤其是唐诗,著名的不管长短,都能背下来。他们不学数理化,不学英语和生物,一门心思背古文古诗,都是童子功,肯定有名的都能背下来。就像我们这一代人对“样板戏”的记忆一样,每段唱腔,每句台词都能记住,一说话、想问题或写东西时,首先冒出来的这是那些。比如我们学校正门对面有个饭店叫“八大碗”,我出来进去时一看见它,就哼出《智取威虎山》里的唱腔“我一连灌他八大碗,栾平他,醉成泥一滩”。甚至还连带出后面的台词:“我乘他醉得不省人事的时候,我就”杨子荣说。“一刀宰了他。”座山雕抢道。“不行啊!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对!对!对!老胡说得对!友情为重!友情为重啊!”座山雕圆场道。我们这代人脑子就样板戏多,不会有别的联想。各位想想自己有没有类似联想?
我国1937年有部电影《马路天使》袁牧之导,赵丹、周璇主演。里面有首插曲《天涯歌女》,周璇唱的,搜出来听听。
明天见!
晚安!
|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
读首词再睡,第83夜 [ 日期:2025-11-13 1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