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读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一首写相思的词。
上片写景,寓情于景,点明相思主题。“槛菊愁烟兰泣露”这句写秋天庭院中景物,他怀着愁怨心情来看园子里的菊花和兰花,看到的是菊花含愁,兰花上有泪珠。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孤独人的感受,成双的燕子给刺激着孤独的人。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不明白离别的痛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这句写昨夜的景况,点明离恨。明月是无知无觉物,它当然不知道离别之苦,但这看似无理的抱怨,却反映出作者为离别折磨得痛苦至极的状态。
下片写登楼望远所见所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天夜里,秋风吹落了碧树的叶子,我独自登上高楼,望着没有尽头的天涯之路。独自登楼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可他眼前所见是一片残败景象,为他落寞的心情更添一分惆怅。王国维从这句里读出做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大事业、大学问之路都是上眼望不到边的漫长之路,没有捷径,只有不停脚步地走上几十年才有可能走通。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想寄信给她,但山水迢迢,不知她人在哪里。思念她,想寄封信都无法寄出,只能无奈地陷入更深的相思苦中。
相思苦我深知其味。我有10年一个人在外经历。每次登高望远,都会想到爱人,每次想到爱人都想过远离爱人在外边学习或工作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因为我没有中断学习或工作马上回去,说明在外学习或工作还是值得的;反复想过这个问题也说明代价的巨大。好在信息时代没有晏殊寄封信都不知道往哪寄的问题,远离爱人的日子里,我信没少写,电话没少打,邮件没少发,最近这几年还天天视频,爱人发起的视频叫领导“查岗”,我发起视频叫向领导“汇报工作”。别的不差,就差不能抱在一起。
明天见!
晚安!
今天我们读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随处可见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不由的浮现出了笑意。
注释
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逢迎:碰头,相逢。
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双脸:指脸颊。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春水池塘,点缀那末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飞舞,显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早燕归来。园子里有个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来黄鹂清脆的啼叫。
下片写人。“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趁着这春暮夏初的季节,少女们停了针线,来到这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时,东边邻居的女伴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她们正好在那条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由内心到外表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内心真情流露的一刹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读时,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少女们相逢的时候,兴高采烈,欢欢喜喜的,随着,一块儿玩着那斗草的游戏。词中主人公胜利了。这位天真的少女充满着青春的欢乐。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认为那原来是“斗草赢”的兆头,脸上又飞起了笑容。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位少女不仅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灵是那样纯洁无瑕。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故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
读首词再睡,第82夜 [ 日期:2025-11-13 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