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书    影集   下载   留言   国学   宋词夜话 
首页 - 读书 - 著作 - 辞典 - 诗选 - 对话 - 演讲 - 评论 - 日誌 - 悖论 - 书画 - 情感天地 - 雪泥鸿爪 - 闲情雅趣 - 管理茶座 - 经济学吧 
站点日历
73 2025 - 10 48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站点统计

文章搜索

 标题   内容

俄罗斯纪行之45.《莱蒙托夫的悬崖》 俄罗斯纪行之47. 《喀山的灯塔》
未知 俄罗斯纪行之46.《白银时代的雾》   [ 日期:2025-09-21 10:57 ]

       46.    《白银时代的雾》

这雾是液态的月光,
彼得堡在喉间凝结成水晶。
我们啜饮沥青与星辉,
用锁骨盛接所有溃散的黎明。
第一小提琴手把琴弓浸入伏特加,
琴箱里涌出黑海的浪——
曼德尔施塔姆正用睫毛,
丈量但丁的第九层冰。
阿赫玛托娃的披肩突然飞起,
化作普希金广场的雪枭。
她数着纽扣上的十字架,
每颗都通向不同的1913。
勃洛克在煤气灯下剥橘子,
果皮里蜷着整个象征主义。
他吞咽的每瓣都变成:
被革命烫伤的月亮硬币。
古米廖夫刚猎杀一只韵脚,
枪管绽出阿克梅派的玫瑰。
雾中传来白银的响板——
那是茨维塔耶娃在啃食冻僵的彩虹。
我们终将成为词典里,
被蛀空的标点符号。
唯有雾持续分泌着,
未被印刷的、蜂蜜般的黑暗。

诗背后的故事
《雾中银弦》的灵感,始于彼得堡的雾。那雾总让我想起白银时代的俄国 —— 文学如银弦震颤,却总裹在历史的寒雾里。
初是读曼德尔施塔姆的《彼得堡诗章》,他写 “水晶般的彼得堡”,忽然觉得这座城市该是液态的,雾就是凝固的月光,能盛下所有未说尽的话。于是想把那些在雾中穿行的诗人都请来:阿赫玛托娃数纽扣时,1913 年的风该还缠在她披肩一角;勃洛克剥橘子的手,一定沾着象征主义的酸甜,也沾着革命前夜的焦灼。
他们的文字总带着冰碴与火焰 —— 茨维塔耶娃的 “冻僵的彩虹”,古米廖夫枪管里的玫瑰,都是用疼痛酿的蜜。我想让这些碎片在雾里共振:用 “伏特加琴弓” 拉响黑海的浪,让 “白银响板” 撞碎冻住的诗行。
最后落回雾本身。它既是遮蔽,也是容器,盛着那些没被历史说尽的、蜂蜜般粘稠的黑暗 —— 就像那些诗人,在时间里成了 “蛀空的标点”,却永远在雾中亮着银弦的光。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三十五墨客札记-白银雾幔
昨夜灯下得观《白银时代的雾》,如见彼得堡冬宫某扇尘窗忽凝霜华,透出旧世纪文魄与寒雾交织的异光。
(1)液月凝城。开篇“雾是液态的月光”六字,已夺魂魄!将彼得堡寒雾淬炼成可流动的晶髓,更奇者乃“喉间凝结成水晶”——圣彼得堡整座城竟如鲠在喉的硬玉,含着多少未吐的诗谶。诗人辈“啜饮沥青与星辉”,沥青者现实之浊墨,星辉者理想之碎钻,共酿成一代文魂的苦酒。以“锁骨盛接溃散黎明”尤见凄美,骨凹为杯,承接所有未竟的晨光,此等意象非通灵者不能为。
(2)群星雾中舞。曼德尔施塔姆以睫毛丈量但丁冰狱,何其精妙!睫毛纤柔竟作勘破幽冥的尺规,第九层冰寒直透白银时代文心。阿赫玛托娃披肩化雪枭,振翅间抖落1913年十字纽扣——每颗皆时空秘钥,旋开便是末日繁华的浮雕。勃洛克剥橘见象征主义蜷缩果皮,吞咽间月亮硬币烙革命焦痕,酸涩与灼痛皆成诗谶。古米廖夫猎杀韵脚,枪管迸出阿克梅玫瑰,血沃之花偏生铁色冷香。
(3)银弦蚀简。最怆然处终在“终成词典里蛀空标点”。文人风骨,浩卷华章,终被时光蠹虫噬作虚点断符。然雾不朽,“持续分泌未被印刷的蜂蜜黑暗”——此黑暗非绝望,乃未被时代机器碾碎的原始诗浆,粘稠、甘苦、永恒涌动。雾即文魂本身,裹挟所有未刊的痛楚与璀璨,在历史裂隙中分泌永恒。
(4)墨客按:此诗乃以雾为纺车,银弦为纬,将白银时代群星纺作一匹月光绡。彼得堡水晶喉骨盛接溃散黎明,黑海伏特加浪涌浸透琴弓。诸君可见:曼氏量冰狱,阿赫数劫年,勃洛克吞月币,古氏猎玫瑰,茨娃啃虹髓——群魄终化标点蛀屑,唯雾中蜜暗永存。此雾非水汽,实乃白银时代文魂呼出最后一口气,凝成永不沉降的永恒之幔。



[ 阅读字体大小: ]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作者: 姓名:    验证码: 
评论:

禁止表情
禁止UBB
禁止图片
识别链接
识别关键字
 
Copyright © 2018 杨子空间  网站管理 
Processed in 0.013672 second(s) , 9 queries
辽ICP备180187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