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书    影集   教学   留言   聊天   国学   宋词夜话  
首页 - 读书 - 著作 - 辞典 - 诗选 - 对话 - 演讲 - 评论 - 日誌 - 悖论 - 书画 - 情感天地 - 雪泥鸿爪 - 闲情雅趣 - 管理茶座 - 经济学吧  
站点日历
73 2024 - 4 48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站点统计

文章搜索

 标题   内容

07-4-7,星期六,晴,到校监考,中午回家,下午去大哥家,接母亲 后记
晴天 2007年6月12日,星期二,大热天。谢老师的序言,英文集   [ 日期:2007-06-13 00:27 ]

       2007年6月12日,星期二,大热天。谢老师的序言,英文集

  下午两点半从建在赶到东大,先去谢老师家取他为英写的序言,在他家看了两遍他写的序言,让我深受感动。谢老师的序言全文如下:

                  英气长存
                    ――代序言

  凝视着堆放在面前的一篇篇论文,木然良久。时已深夜,万籁俱寂,我不禁恍惚,霎时间这些论文的作者,博士生导师荆海英教授生前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都一一地从我心底迸发而来。
  那是1981年秋天,在我课堂前排右数第3把椅子上,坐着一位小姑娘,大眼睛,黑头发,聚精会神地听讲课,专心一致地写笔记。差不多每堂课都是如此。时间长了,我逐渐产生一个念头:如果这个学生今后选择控制专业的话,我将得一英才而教,不亦乐乎。
  可谓天遂人愿。第二年,数学系申报应用数学硕士点成功,开始首轮招生。当时因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招生,报考者众多,仅控制专业就高达31人,而指标只有一个。谁能夺魁?巧的是,脱颖而出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小姑娘,名叫荆海英。
  这样的结果既属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其余的那30个考生绝大多数是男生,且为应届毕业生,竟然都输给了一个女同学,能说不意外!为什么又说在情理之中呢?海英出身教育世家,自幼受过良好的熏陶,先后入名校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就读,又得到了精心的培养。加之她勤而奋进,敏而好学,所以在大学毕业时,已然是名列前茅,俯视同侪了。夺魁当在同理之中。
  海英成为我的硕士研究生后,第一次到我家来谈话,虽历经二十余年,但言犹在耳。她说到过古代的班昭,现代的林巧稚,外国的居里夫人;议论了十年浩劫后我国的贫穷与落后;表达出甘为孺子牛的决心。她的这些话不由得令人想起“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名言,不由得使我自言道:此女志趣高远,才慧卓越,必能出众超凡,赢得生前身后名。
  不出所料,她的学业进展顺利。硕士论文出色完成。因此,我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为炳院士,中国科学院何善堉教授,吉林大学吕洪范教授,东北大学张嗣瀛教授亲临主持海英的硕士论文答辩会。会后,大家评价海英说:“后生可畏,非常可畏”。这时正值1984年。不久,她论文中的部份内容发表(见《自动化学报》1986,Vol.12,No.2),不但受到重视,且被广泛引用。
  物换星移,日子在一天天地消逝,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受也在我心中一天天地深切。为使海英能够尽早展翅高翔,我推荐她从速拜徐心和教授为师,攻读博士学位。在徐心和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她业务精进,渐臻化境,开始具有了乘风破浪,直搏云天的才能。
  可惜,上苍赋之以才,却未能益之以寿。正当她行将腾空揽月之时,不幸中道陨落!怎不令人扼腕唏嘘!幸在她的遗作已由她丈夫杨兆宇教授编辑成这本论文集,它是海英智慧的结晶。睹物思人,我们将永远怀念她,并从其文集中借助她的智慧开拓我们自己的思维。

                          谢绪恺
                         2007年6月12日

  从谢老师家出来,和付景超一起去东大出版社找刘乃义编辑商量出版前的最后细节问题。
  回家后打出谢老师的手稿,写出后记,和徐教授的序言,张庆灵教授的前言一起传给付景超。

  英的论文集就等着出版了。下一步准备在东大出版社出版英的学位论文集,把她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结集出版,如能找到英的学士论文就更好了。一定要把英的全部学术研究成果都公开出版。



[ 阅读字体大小: ]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作者: 姓名:    验证码: 
评论:

禁止表情
禁止UBB
禁止图片
识别链接
识别关键字
 
Copyright © 2018 杨子空间  网站管理 
Processed in 0.015625 second(s) , 9 queries
辽ICP备180187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