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醒未起时想到英多次说过小时看过几遍《红楼梦》,退休后还想再好好看看《红楼梦》的话,想着五七时给英送一套《红楼梦》,让英好好看看,相信英在那边会有很多闲暇时间。
我经常在英面前自诩自己的文学素养高,对此英很不服。英总是告诫我别低估了学理工的人的文学水平,英认为从总体上看,学理工的文学水平不如学文的,但学理工的文学水平高的可以比学文的还高。言外之意是她的文学水平不比我差。她的主要论据有两点,其一是她下乡时当过公社报导员,写过很多广播稿;其二是她看过好几遍《红楼梦》。对英的第一个论据我曾给过她相当尖刻的反驳,我说,哎呀,那算啥,是不都是“东风吹战鼓擂,吹起皮谁怕谁”那一套?从那英再也没有和我提起当公社报导员的事。对英的第二个论据,我啥话没有,因为她对《红楼梦》确实比我熟,结婚这么多年,英是我是《红楼梦》辞典,有什么《红楼梦》问题,记不准又不想翻书图省事时,一问英,她就能告诉我。有的问题,主要是人物关系,问了不止一遍,把英都问烦了。英读《红楼梦》是文革时期,那时正是记忆最好的时候,又没有别的书看,反来复去地看一本书,自然记得牢些。但英承认当时有很多情节看不懂,后来大了,逐渐懂了。在英的语汇中,《红楼梦》中的词汇很多,她经常使用“什么劳什子”、“气焰高低”、“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等《红楼梦》语言。英欣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晴雯和尤三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英对社会的认识以《红楼梦》为基础融进了现代社会的科学和平等。
早市买菜。
带洋洋到中街体育用品商店买篮球和排球。
在兴隆大家庭买一只烧鸡10个炸鸡翅到大哥家吃中午饭。大哥炒了几个青菜,我下楼买了两瓶啤酒。大哥、大嫂、杨健、洋洋和我一起吃中饭,楠楠怎么叫也不起来,可能是晚上上网太累了。吃饭时,洋洋给他大爷、大娘和大哥都夹了鸡翅,他大娘和大哥都吃了。我下桌时,还剩半只烧鸡三个鸡翅,三个鸡翅两个在盘子里,一个在大哥的菜碗里,下桌前,我对大哥说,这两个没动的给楠楠留着,这个你得吃了。大哥说:“吃了,吃了。”
大哥吃完饭后,我和洋洋要走,大哥送我们时,递给我一个装好的塑料袋说是带点他烙的饼回去吃,我也没看,也没让就拿回家了。
晚饭我做了条鱼,一个茄子,从冰箱里拿出大哥给我带回来的塑料袋,打开一看,除了他烙的饼外,还有三个鸡翅、一个烧鸡腿和一大块鸡肉。我大哥怎么能这样呢?我连喊洋洋快过来。洋洋过来问我“干啥?”我说,你看看,这三个鸡翅,两个是我让他给楠楠留的,一个是你给你大爷夹的,你大爷没舍得吃,又给你带回来了。洋洋说:“我大爷怎么这样呢?都什么时候了,这也太不值得了。”我对洋洋说:你大爷就这样。这都是你奶奶的传统,让你大爷继承下来了。你大爷什么都舍不得吃,可这个吃,可那个吃,轮到自己什么也吃不上。你以后有能耐可得疼你大爷。晚上和母亲说起这事,母亲也承认这是她的传统,大哥继承下来了。母亲说:“我不愿意上你大哥家,你大哥有东西先记着你嫂子吃、记着杨健吃、记着孙子吃,我去了还要记着我吃,么也吃不到他嘴去。我说你不也这样吗?太不好了,本来是给你买的东西,你舍不得吃,每次都要我往回来,还净带好的,让人着急。
大哥酷似老母亲,一对曲已待人人。
洋洋在计算机在找出李傲去年九月在复旦大学的的演讲,洋洋坐在计算机前看,我躺在计算机旁的行军床上看,讲得很精彩,既有真内容,也有本山小品式的诙谐。
给郑莉打电话,告诉她英去世的事。郑莉是英最要好的小学同学。
吴克勤来电话让我帮他查他儿子是否被人大工商管理系经济专业录取了,上网查录了,回电话告诉他录取了,顺便告诉他英的事,他埋怨我当时没告诉他,他说,你告诉我,我有车半个多小时就赶到了。他还告诉我放假到柳条河住着去,可以到他家,也可以到他的厂子。只要放假,柳条河我是肯定要去的,那里是我的第二故乡,英没病时,我每年都要回去看看。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