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书    影集   下载   留言   国学   宋词夜话 
首页 - 读书 - 著作 - 辞典 - 诗选 - 对话 - 演讲 - 评论 - 日誌 - 悖论 - 书画 - 情感天地 - 雪泥鸿爪 - 闲情雅趣 - 管理茶座 - 经济学吧 
站点日历
73 2025 - 10 48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站点统计

文章搜索

 标题   内容

读首词再睡,第60夜 读首词再睡,第62夜
未知 读首词再睡,第61夜   [ 日期:2025-10-26 19:19 ]

       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晴。
读首词再睡,第61夜
今天我们读柳永的《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侭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这首词是柳永的伤高怀远之作。
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带情;下片以情为主,情中有景。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这两句写登高所见。“败红”是“渐老”的“江枫”,“衰翠”是“半凋”的“汀蕙”。满眼都是渐老的江枫和半凋零的蕙草,楚客两句用宋玉《九辩》意,点出词意是登临悲愁。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这两句继续写所见所闻并借景抒情。在“满目败红衰翠”中,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杜甫有《捣衣》诗云: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游子在外,听到砧声,就更生愁。柳永如果是画家,定
懂得层层渲染的道理。“暮秋”是一年将尽,“残阳”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面对这晚景,我满怀悲伤,思念远方亲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下片直接写新愁旧恨。“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脉脉”用《古诗十九首》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虽然和相思之人远隔千里之外,她想着我,我想着她,就像她看着我,我看着她,只是不能说话。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这句不但写登临时的天
气,而且写出红翠衰败是风吹雨打的结果。“望断”既是写实,又有寓意。就写实说,雨停云散天空高远,望不尽远处十二座苍翠山峰。就寓意说,是讲“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于天气转晴,云收雨散,也看不见了。李商隐《深宫》诗云:“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柳永在词里不但写相思情,也暗示他的相思之人是女神级的。
“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
寄。”两句更进一层。他的“凭高意”,没有人能够领会,他只好默默无语。登高念远,已够悲伤,又无人可诉,无人知道他的登临意,三重悲伤叠加在一起,真是“离肠万种”。怎么办?只有写出来了,纵然写得千万种分离的痛苦情思,无奈谁能驾驭行云寄去我的相思情书?他把无可奈何之情,千回百转之思表现得淋漓尽致。“归云”二字,汉晋人经常使用,张衡《思玄赋》中有“凭归云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此后,“凭归云”开始有乘云归去的意思了。柳这里用此典,是说无人为乘云送书的意思。
 明天见!
晚安!



[ 阅读字体大小: ]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作者: 姓名:    验证码: 
评论:

禁止表情
禁止UBB
禁止图片
识别链接
识别关键字
 
Copyright © 2018 杨子空间  网站管理 
Processed in 0.015137 second(s) , 9 queries
辽ICP备180187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