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书    影集   下载   留言   国学   宋词夜话 
首页 - 读书 - 著作 - 辞典 - 诗选 - 对话 - 演讲 - 评论 - 日誌 - 悖论 - 书画 - 情感天地 - 雪泥鸿爪 - 闲情雅趣 - 管理茶座 - 经济学吧 
站点日历
73 2025 - 10 48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站点统计

文章搜索

 标题   内容

读首词再睡,第39夜 读首词再睡,第41夜
未知 读首词再睡,第40夜   [ 日期:2025-10-25 18:13 ]

       2019年11月29日,星期四,晴。
读首词再睡,第40夜
各位喜欢宋词的朋友,晚上好!
今晚我们读林逋的《点绛唇·金谷年年》。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这是一首借咏草写离愁的词。
上片写暮春景色。“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西晋石崇那繁华富丽的金谷园如今已是杂草丛生,荒凉无主了。“谁为主?”暗示世事沧桑之叹。“余花落地,满地和烟雨。”春色凋零,花朵坠落,枝头稀疏的余花,也被雨打落地上。
下片写离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唱着离歌,在长亭为亲人设宴饯别。“暮”字含有离人难舍难分的情感。由于依依不舍,不知不觉中暮色降临。“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古人写离情多与芳草相联,芳草象征对远行亲人的无限惜别的感情。
林逋不仅是隐士,还是名士。古语云:“是真名士自风流”,林逋是北宋大“潮人”。当时的士大夫们争相结交拜访他,梅尧臣曾在大雪天和他在孤山上围炉痛饮,以诗唱和,杭州太守也和他交往,皇帝宋真宗也曾下诏赐粮食帛匹,还命地方官优待他。他死后,宋仁宗赐谥他“和靖先生”。沈括的《梦溪笔谈》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棋,常谓人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白话意为:林逋隐居在杭州孤山,常养着两只鹤,放出笼子就飞入云霄,在天空长时间盘旋,再回到笼中。林逋常划小船游览西湖各个寺院,有客人到林逋住处,就有一童子出来,在大门口接待客人坐下,为客人开笼放鹤。过一段时间,林逋一定会划着小船回来,看来他是以放飞两鹤作为信号。林逋清高闲逸,倨傲不群,多才多艺,唯独不能下棋,他曾经对人说:“我世间的事都能做,只是不能担粪与下棋。”
南宋词人刘过最有名的一首词《沁园春·斗酒彘肩》,一半是写林逋的,把他和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相提并论: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词中“香山居士,林和靖,坡仙老,稼轩,就是白居易、苏轼和辛弃疾。“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即是:林逋说,并非如此,梅花的馨香幽幽飘来,怎比得上先到孤山探访香梅之海。待到雨过天晴再访稼轩不迟,我暂且在西湖边徘徊。
这个隐士不一般。朋友多多,范仲淹、张先等名人造访过他。公元1007年词人送别友人离去,借吟咏春草抒写下这首词。 北宋词人张先写过一首《过和靖隐居》:“湖山隐后家空在,烟雨词亡草自青。”也许这首词就是写送别张先的。
近代词学家薛砺若《宋词通论》中说:“林逋的《点绛唇》为词中咏草的杰作,词境极冷绝凄楚,与欧阳修的《少年游》,梅尧臣的《苏幕遮》,都为咏春草的绝唱。”我认为是借咏草写送别。
这首词的下片让人想起李叔同作词,约翰·奥特威作曲的《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的人生路和林逋相像,不同在李出家,林隐居。李的这首歌词和林的这首词意境相同。
明天见!
晚安!



[ 阅读字体大小: ]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作者: 姓名:    验证码: 
评论:

禁止表情
禁止UBB
禁止图片
识别链接
识别关键字
 
Copyright © 2018 杨子空间  网站管理 
Processed in 0.031250 second(s) , 9 queries
辽ICP备180187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