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书    影集   教学   留言   国学   宋词夜话  
首页 - 读书 - 著作 - 辞典 - 诗选 - 对话 - 演讲 - 评论 - 日誌 - 悖论 - 书画 - 情感天地 - 雪泥鸿爪 - 闲情雅趣 - 管理茶座 - 经济学吧  
站点日历
73 2025 - 1 48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站点统计

文章搜索

 标题   内容

始祖的墓园 北陵
未知 杨杏樵—故乡的田园诗人   [ 日期:2006-01-23 14:34 ]

       中学的最后一个寒假,自己一个人回了一次故乡。我的故乡大白头村是河北省沧县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村子里的大多数人都姓杨,是我的本家。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祖父尚存的旧书堆里,看到一本手抄本诗集,那一笔笔小揩字,工整、漂亮,和印出来的一样,更让我惊奇的是那充满乡村气息的一首首优美的田园诗。我爱不释手,吟咏起来。印象最深的几首是:

      之一,《瓜畴》

      两三游女到瓜畴,低语无人可暗偷。
      说罢回头忽见我,一羞一笑一凝眸。

      多美妙的情节!都是本村的年轻人,说不定平日里还有点说不清的情愫。秋天的月夜,格外明亮。作者在地里看瓜,两三个少女游玩路过瓜地,挑皮劲上来了,嘴馋,要偷几个瓜吃。从诗的情节看,她们不是专来偷瓜的,也不可能多偷。正说着的时候,回头看见了看瓜的作者,害羞了,脸红了,她们用一笑一凝眸掩盖了她们的尴尬处境,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恰到好处。看瓜的作者怎么办了?游女们怎么离开瓜地的?诗里没说,留下了余味。

      之二,《家翁》

      最难莫过做家翁,啧啧人都怨不公。
      一半装聋一半哑,问心无愧对苍穹。

      短短的七绝,表现了作者对农村艰苦生活中当家人的细心观察和独到感受。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几世同堂的大家日子,众口难调。有人给话听,装听不见、装听不出来;话到嘴边,想说出来出口气,又压了下去。一片苦心只有对着苍天诉说。我对作者了解很少,但从两个方面推测,如果作者本人是当家人,那么写得就是他自己,这首诗是他自己心曲的独白;如果他不当家,他用诗表达了对村里当家人的最深切同情。

      之三,《茶烟》

      风定茶烟袅,循环绕画槛。
      飘飘忽作势,权当白云看。

      这首小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乡村知识分子的生活风俗画。炎炎的夏天,没有一丝风儿,窗子、门都开着。桌子上的茶冒着热气,在墙壁上的字画前缭绕,像云在山间缭绕,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几个本村的读书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多么惬意。

      之四,《初试花镜》

      年来目力欠聪灵,开卷灯前不识丁。
      令我豁然开眼界,相加虽白胜于青。

      这首诗真实地纪录了作者初试花镜时的喜悦心情。由于年龄大了,眼睛花了,已经很难在灯下看书。今日配好了花镜,眼前为之一亮,又可以读书了。从这首诗中,我推测作者可能是耕读诗人,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读书。

      据故乡的人说,诗人长我两辈。我应叫他杏樵二爷。他仅是我故乡的诗人之一。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人多如天上的繁星。除了有名的诗人和诗篇外,更多的是没有名的诗人,由于他们没有发表诗的机会,他们的许多美好诗篇被淹没了。一旦我们偶而得到,拂去历史的尘土,那心情就像找到晶莹的朴玉、闪光的金子。

      每当想到故乡,杏樵二爷的诗就会浮上我的记忆。



[ 阅读字体大小: ]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作者: 姓名:    验证码: 
评论:

禁止表情
禁止UBB
禁止图片
识别链接
识别关键字
 
Copyright © 2018 杨子空间  网站管理 
Processed in 0.015625 second(s) , 9 queries
辽ICP备180187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