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时,《和光》向我约稿,我为其写了一篇文章,名曰《依刘说项》。文章一反人们多年抑刘扬项的传统,从管理角度说明刘邦高于项羽,刘邦得天下不是偶然的道理。所用资料出自《史记》中的《项羽本记》和《高祖本记》。文章登出来后,颇得好评,我也窃喜,拿给父亲看。父亲看后说:"文章还有点新意,管理上的事我不大懂,只是'依刘说项'这个标题不太对劲。'依刘说项'让人想到的不是刘邦和项羽而是刘表和项斯。你若非用这个名,最好加个引号,或者叫'谈管理,说刘项'。用这个名,让人看了可能会有误会。张冠李戴是文章的硬伤,写文章可得小心,别碰出硬伤。"父亲的几句话说得我心静耳清,让父亲看文章时的高兴劲全没了。后来父亲又从《辞海》里查出"依刘"和"说项"这两个辞条,用笔做上记号,又用纸条分别写上"104页左上角,说项"和"1246页" 夹其中。后来去看父亲时,父亲让我看看《辞海》上是怎么解释"依刘"和"说项"的。我很快从《辞海》中找到了这两个辞条。"依刘"的解释是:"许浑诗:'欲朝金阙晢依刘'。李商隐诗:'自是依刘表,安能比老彭'。按《三国志》《魏志》、《王粲传》云:'粲除黃门侍郞,以西京乱,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许李并用此事。"在第1246页上,"说项"的解释是:"唐项斯,受知于杨敬之,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今因谓为人游扬曰说项,又引伸之用为缓頰之意。参阅项斯条。"
从父亲的这一系列言行中,我深感老一代知识分子治学的严谨,同时也感到这是父亲的言传身教。今后写文章可得小心,出点小毛病尚可,千万别碰出硬伤。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