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书    影集   下载   留言   国学   宋词夜话 
首页 - 读书 - 著作 - 辞典 - 诗选 - 对话 - 演讲 - 评论 - 日誌 - 悖论 - 书画 - 情感天地 - 雪泥鸿爪 - 闲情雅趣 - 管理茶座 - 经济学吧 
站点日历
73 2025 - 11 48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站点统计

文章搜索

 标题   内容

读首词再睡,第79夜 读首词再睡,第81夜
未知 读首词再睡,第80夜   [ 日期:2025-11-12 12:50 ]

       2019年01月08日,星期三,晴。
读首词再睡,第80夜
今晚我们读晏殊的《踏莎行·碧海无波》。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这首词写和一位女子的别情。
上片从后悔分别开头。“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淡蓝色的海面上风平浪静,海上的仙山有路可通。《楚辞·离骚》用过“瑶台”这个词,是从《穆天子传》写西王母所居的瑶池移借过来,指陆上仙境。说要往海上仙山,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
“思量便合双飞去”,现在想当初就应该和她比翼双飞,飞向碧海那边的仙境。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悔不该当初轻音和意中人分开,山长水远,不知道她在哪里?
晏殊说去瑶台本来有路,很容易就可以双飞过去,但现在后悔当时没有那么做,一切都晚了,追悔莫及。
下片写别后音讯难通,空自守望之苦。“绮席凝尘,香闺掩雾”,我们一起坐过的华丽的席子落上了厚厚的灰尘,她的闺房卧室烟雾弥漫。这句当从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炉绝沉燎,绮席生浮埃。”演化而来。
“红笺小字凭谁附”,红色信纸上写满了小字,全是心血凝成,可是没人能将它送到意中人手上。唐韩偓《偶见》诗中有“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晏殊的这句词从此而来。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黄昏时,我站在高楼上极目远望,梧桐树的叶子上响起了萧萧的雨声。用雨打梧桐叶表现离情是我国诗词传统,很多诗人词人都这么写过,如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中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首词让我想起100年前我国第一本新诗集胡适先生《尝试集》中的第1首《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无论是仙境还是天堂,如果不和意中人在一起都会“孤单怪可怜”都会觉得没意思。
“天上神仙府,地上宰相家”,晏殊贵为宰相,而且上太平宰相,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但一想到没能和意中人在一起,这个意中人还是由于他“轻别”而分离的,心中就悔意翻波。
 


   明天见!
   晚安!



[ 阅读字体大小: ]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作者: 姓名:    验证码: 
评论:

禁止表情
禁止UBB
禁止图片
识别链接
识别关键字
 
Copyright © 2018 杨子空间  网站管理 
Processed in 0.031250 second(s) , 9 queries
辽ICP备180187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