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书    影集   下载   留言   国学   宋词夜话 
首页 - 读书 - 著作 - 辞典 - 诗选 - 对话 - 演讲 - 评论 - 日誌 - 悖论 - 书画 - 情感天地 - 雪泥鸿爪 - 闲情雅趣 - 管理茶座 - 经济学吧 
站点日历
73 2025 - 11 48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站点统计

文章搜索

 标题   内容

读首词再睡,第77夜 读首词再睡,第79夜
未知 读首词再睡,第78夜   [ 日期:2025-11-12 12:49 ]

       2019年01月06日,星期一,晴。
读首词再睡,第78夜
今天我们读晏殊的《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这是晏殊和张先邂逅同一位舞女后写的词。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这两句交待了作者和舞女第一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春天,地点是池塘边,当时微风送着轻暖。玉真不一定就叫玉真,这是个仙女的名字,那时男的不知道美女名时,爱叫她玉真。
“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重头是一首词
上下片字句平仄完全相同,这首词就是重头词或叫双叠曲。上片唱完,下片接着唱同样的调,但往往节奏旋律特别好听。前句说美女的歌声像玉石流水一样动听。后句中的“入破”是“破”的第一遍。唐宋大曲结构上他为三大段,即散序、中序和破。北宋陈畅《乐书》中有“大曲前缓叠不舞,至入破,大曲前缓叠不舞,至入破,则羯鼓、襄鼓、大鼓与丝竹合作,句拍益急,舞者入场,投节制容,故有催拍、歇拍,姿制俯仰,变态百出。”“入破”是舞蹈的高潮部分,舞女随着入破的急促曲拍,舞动腰肢,红裙飞旋,使人应接不暇。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如今在这白玉帘钩和栅门下面,散发着落花余香的台阶旁边,我喝醉了,不知不觉日已西斜,天色渐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当时和我一起欣赏美人歌舞的人,现在数一数,连一半都没有了。这首词中最好的就是这两句。张宗橚《词林纪事》说:“东坡诗:‘樽前点检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遍,不禁惘然。”这两句让我想起父亲告诉我的沈延毅先生的一个对子“往事思如春梦乱,故交数似晓星稀。”沈先生是近百年来辽宁最好的书法家,他的古文底子也很好啊!这个对联也是一流的,也和这首词的结句意思相同。
据考证,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晏殊赴永兴军(今陕西长安)任职,张先随其为通判。晏殊这首词所写那位舞女和张先词《醉垂鞭》所写的“初相见”的那位女子应是同一个人。张先的那首词如下: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
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写舞女的小说我最爱看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感觉比他的《古都》和《雪国》还好。这部小说在日本曾被6次拍成电影。我看过其中吉永小百合和山口百惠演舞女薰子的那两部电影。


明天见!
晚安!

注:这篇的音乐和插图最好都用《伊豆的舞女》中的。



[ 阅读字体大小: ]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作者: 姓名:    验证码: 
评论:

禁止表情
禁止UBB
禁止图片
识别链接
识别关键字
 
Copyright © 2018 杨子空间  网站管理 
Processed in 0.015625 second(s) , 9 queries
辽ICP备180187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