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星期四,晴。
读首词再睡,第67夜
今天我们读张先的《归朝欢·声转辘轳闻露井》。看他的第2个影。
声转辘轳闻露井,晓引银瓶牵素绠。
西园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
宝猊烟未冷,莲台香蜡残痕凝。
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
粉落轻妆红玉莹,月枕横钗云坠领。
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
昼长欢岂定,争如翻作春宵永。
日曈昽,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
张先和柳永在词上齐名,在风流上也齐名。这首词可以告诉你张先多风流。
上阙先写室外,凌晨听到屋外园子里露井的辘轳声,知道是有人用柳罐从井里汲水。西面园子里有人说昨夜刮风了,刮得小径上铺满了红叶。再看室内,猊形的香炉余温犹在,香烛台上有凝结的残迹。张先的忘年交苏轼有诗云“春宵一刻值千金”,他也认为等身之金也买不来如此光景的一夜。
下阙就告诉你刚刚过去的千金一刻的好光景。男女同衾,美人粉底掉了,钗饰也落枕上了。有情的动物都是成双成对的,鸳鸯就应该颈与颈相互亲昵。最后他说,初晓时刻,美人慵懒地躺在床上,看见透过珠帘的光照着花的影子,花不完整,像打卷的残花一样。
“最后两句更加活色生香起来,恨白日慢慢,莫如永入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而词人的心愿却是春宵永续,着实是有些贪心了。旭日已升,香屋暖床之上,新人却娇柔懒起,窗帘上的押沉之物正与残花之影纠缠一处,无限春光,春光无限。残花应有两指,一是指花,二是指人,花影为虚,人影为实。”
张先够风流,也够敢写的吧!
张先的风流韵事很多,其中最为人津津道的当是他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小妾,还大张旗鼓地办。参加婚礼的人很多,见到如此年少的新娘子,不由得羡慕嫉妒,起哄让老郎官讲讲感受,张先也是高兴,张口就来: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宾客中苏轼听了,也随着和了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这首诗把梨花的白色与张先的苍苍白发相呼应,海棠则比喻的少女的红颜,把这老夫少妻的情景描绘的惟妙惟肖,从此“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有了“老夫少妻”或“老牛吃嫩草”的意思了。
“老夫少妻”是很多人喜欢谈论的八卦话题。遇有二婚或N婚的,多数人首先爱问的就是“差多大岁数?”仿佛年龄差距越大,年龄大的一方越合算,也越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当代最有名的“老夫少妻”当属杨振宁和翁帆了, 2004年12月他们结婚时,杨振宁82岁,翁帆28岁。当时都说翁帆想做个短线,现在15年过去了,证明人家是真的爱上杨振宁了。翁帆受过高等教育,是能自主决策的自由人,这和古代张先花钱卖个小妾有本质不同。
还是现在好,实行一夫一妻制。这既最公平,也最人道。从古到今,男女比例都是一样的,皇帝老儿后宫3000佳丽,就意味着人间有3000个男人是单身狗。有权有钱的人,妻妾成群,也意味着他占用了其他人应该得到的资源。但古时皇帝和有权势的人认为自己能耐,就应该那样,没有负罪感,现在不同了,社会进步了,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保证了男女关系上的平等,权势再大,也不能多占,也得先离婚,让出一个,再时一个。保证社会上未婚男女比例平衡。这是很大的社会进步。
明天见!
晚安!
| 发表评论 - 不要忘了输入验证码哦! |
读首词再睡,第67夜 [ 日期:2025-11-12 12:41 ]